一、因履行合同造成對方損失怎么辦
可以按照合同法有關規定處理。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專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屬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合同中如何確定違約責任
合同違約是指不履行、不適當履行、遲延履行合同義務的情形,不履行合同主要原因有三點,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文化知識局限、對主要條款重視不夠,合同執法偏寬客觀上縱容了違約行為的發生。合同的違約有損于合同的嚴肅性,不利于保證交易安全,有損于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也可能失去國際市場,不利于對外交流與合作。入世后需要加大對合同糾紛案件的執法力度。在審理中,應明確以下一些問題:
1、違約責任的構成及歸則原則
過錯責任的原則是指發生合同違約責任后,只有違約方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承擔違約責任。
違約方雖有違約事實,但其對違約沒有故意或者過失的過錯,則不承擔違約責任,過錯責任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也有弊端,增加守約方舉證的困難,增加了法院認定事實的難度,適用它有很大的隨意性,因違約發生的糾紛,違約方違約過錯程度很難有一個準確的量化標準按過錯大小的劃分實際上為審判人員主觀確定帶來較大的隨意性,也不能排除人情關系對過錯責任認定使其更大程度上的隨意性。
2、無過錯原則
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法院民事審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當事人確沒有履行合同的事實,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認定當事人的違約成立,不需要有反復舉證從過錯原則到無過錯原則是合同法制度的重大改革。
不履行合同義務我們可以運用法律武器維權。未支付價款或報酬的,對方可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遲延支付價款或報酬的,應當支付該價款或者報酬的逾期利息;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根據合同法第107條之規定,法院民事審判合同案件中,只要查明當事人確沒有履行合同的事實,只要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認定當事人的違約成立。
因履行合同造成對方損失怎么辦?如果是按照合同的內容履行,就算給對方造成了損失,對方也無法去追究自己的法律責任。因履行合同造成對方損失怎被對方追究責任該怎么樣應對,如果你需要找律師幫助你,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房產繼承有糾紛怎樣保全
2021-01-05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征地公告發布之前種樹就能獲得拆遷補償嗎
2020-11-20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