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一)實體法上的效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實體法上的效力,分為本體的效力與其它效力。本體的效力體現為拒絕履行權,其他的效力體現在對抵消權的影響,對履行遲延構成及合同解除的影響等。就同時履行抗辯權實體的效力而言,其中有的效力的發生要求抗辯權人主張其抗辯權,有的則不需要。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行使的效力”,最典型的是其本體的效力:拒絕履行。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一種消極的防御權利,需要相對人請求履行時才得行使,而并不像支配權、請求權或者形成權那樣具有主動的性質。這樣,除拒絕履行需要積極主張外,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其他法律效果如果也一律強調須經行使權利始生效果,難免有失公平,因此,對于同時履行抗辯權,在“行使的效力”之外,有必要承認若干“存在的效力”,以資救濟。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存在的效力”,最典型的是債權受同時履行抗辯時,不得以之為自動債權,主張抵銷。比如德國民法典第390條規定:“附抗辯權之債權不得以之供抵銷;因時效消滅之債權,在其消滅前,已適于抵銷者,得為抵銷。”我國法律雖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應當作為同樣的解釋,因為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機能,在于追求雙方對立的債務能同時履行,這是公平原則在合同履行上的應用,故性質上不得主張抵銷而使兩債權互歸消滅。
(二)程序法上的效力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我國民法上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在我國的民事審判實務中卻的確是個新鮮事物。同時履行抗辯權在訴訟上以及訴訟外均可行使,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被告無須證明原告未履行,僅須表示援用抗辯的意思即可。反之,原告為消除被告的抗辯,則須證明其已經履行或為履行之提出,或證明被告有先履行的義務。另外,抗辯權并沒有否定請求權的效力,因而在當事人未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時,法院不得依職權將其考慮。反之,若被告援用同時履行抗辯權,則法院應當審查被告的主張是否成立,再作裁判。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什么
同時履行抗辯權,又稱為履行合同中的抗辯權或不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未規定何方先履行的,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對待給付義務前,得拒絕自己之履行的權利。我國合同法第66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該條所確立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分為實體法上的效力和程序法上的效力兩個。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律效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老人死后農村股份誰繼承
2021-01-14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