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的違約責任是法定的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違約責任可以法定也可以約定,合同違約責任法定承擔方式有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但雙方也可以約定違約責任的承擔,但約定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二、合同違約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即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實財產的減少,而是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這是對受害人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看,由于違約方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方也應以自己的財產賠償全部損害。當然,這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根據
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這里的損失僅指財產損失。也就是說,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實際損失,還應賠償可得利益損失,即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損失。實際損失是現存的損失,可以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損失,一般也不會產生爭議。關鍵是要掌握可得利益。
2、合理預見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是對非違約方的有力保護,但從民法的基本原則出發,應將這種損害賠償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就是合理預見原則,又叫可預見性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預見的主體是違約方;
(2)預見的時間是合同訂立時;
(3)預見的內容是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的范圍;④判斷違約方能否預見的標準采用主觀和客觀相結合的標準,即通常以同類型的社會一般人的預見能力為標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違約責任可以法定也可以約定,合同違約責任法定承擔方式有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但雙方也可以約定違約責任的承擔,但約定不得違反法律的規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增資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0-12-17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二)
2021-01-15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