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要不要賠償擴大的損失
案情介紹:合同雙方都違約怎么辦
2009年2月4日,原被告公司之間簽訂一份購銷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購買223。8萬元的鋼材,全部貨物于2月20日之前交貨。原告于2月9日向被告支付貨款200萬,但被告未按合同約定交付全部貨物。同年2月25日,原告又于第三方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由原告向對方出售總價款為243.96萬元的鋼材,數量、規格均與原被告2月4日簽訂的合同一致,但兩份合同直接的價差為20.16萬元。
原告向法院起訴稱,因被告未能按約交付鋼材,致使其無法向第三方交貨,被告的違約行為實際給原告造成了經濟損失15萬元,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這部分可得利益的損失。
被告辯稱,原被告訂立的合同約定的交貨時間為2月20日前,原告于2月25日在明知被告未能供貨的情況下仍與第三方訂立供貨合同,基于該合同產生的可得利益損失是因為原告的故意行為造成呢個的,該損失責任應由原告自己承擔。
法院判決:合同違約方不賠償擴大的損失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原被告之間在09年2月4日成立的合同關系中均有違約行為。但在一方違約后,另一方依法負有減輕損失的義務。按照此義務,被告違約后,原告應當采取錯失,防止損失的擴大,而不得采取不合理的行為促使損失擴大。被告至09年2月25日未按約交貨,作為09年2月20日即可依合同受領貨物的買房,原告在明知被告違約行為的情況下,仍與第三方簽訂轉賣合同,設定自己的對待給付義務。該行為違反了合同法所規定的減損義務,對于由此擴大的損失,原告不得要求物資公司賠償。因此,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律師說法:合同違約是否賠償擴大的損失
《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該規定即為減損歸責,減損義務是法律為促進誠信、維護公平而課以賠償權利人的一項義務,也是對損害賠償責任范圍的限制。
該義務內容既包括積極作為,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也包括消極的不作為,以避免造成新的損失。作為企業方,應加強法律意識,哪怕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己方也還是要承擔一定的減損義務,如企業在對方違約后,避免損失擴大的意識不強的話,很可能最終由自己來承擔不必要的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違約要不要賠償擴大的損失”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法規定,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后,另一方應該采取措施防止損害的擴大,如果損害擴大的,不得要求賠償擴大的損失。如果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公司合并合同的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1-22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入職協議書要一式兩份嗎
2020-12-16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