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
1、締約一方當事人有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在締約階段,當事人為締結契約而接觸協商之際,已由原來的普通關系進入到一種特殊的關系(即信賴關系),雙方均應依誠實信用原則互負一定的義務,一般稱之為附隨義務,即互相協助、互相照顧、互相告知、互相誠實等義務。若當事人違背了其所負有的附隨義務,并破壞了締約關系,就構成了締約過失,才有可能承擔責任。
2.該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沒有損失,就不會存在賠償問題,而所謂信賴利益損失,指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會有效成立卻由于合同最終不成立或無效而受到的利益損失,這種信賴利益必須是基于合理的信賴而產生的利益,即在締約階段因為一方的行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合同能成立或生效。若從客觀的事實中不能對合同的成立或生效產生信賴,即使已經支付了大量費用,這是因為締約人自身判斷失誤造成的,不能視為信賴利益的損失。
3.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這里的過錯既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只要在締約階段違反了附隨義務,并對合同最終不能成立或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負有過錯,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且,責任的大小與過錯的形式沒有任何關系,這是因為締約過失責任以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為承擔責任的條件,其落腳點在于行為的最終結果,而非行為的本身。
4.締約人一方當事人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即相對方的信賴利益損失是由行為人的締約過失行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行為造成的。如果這二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則不能讓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這是該責任制度的內在要求。
締約過失責任有什么類型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一種新型的責任制度,具有獨特和鮮明的特點:只能產生于締約過程之中;是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的違反;是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彌補性的民事責任。
按照目前法律規定,締約過失責任主要有以下類型:
1、惡意磋商。
2、欺詐諦約。
3、違反人格和人格尊嚴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締約。
4、擅自撤銷要約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5、合同訂立過程未盡通知、保密等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
6、合同訂立時未盡保護義務侵害對方的人身權、物權。
7、合同不成立的締約過失責任。
8、合同無效的締約過失責任。
9、合同被變更或撤銷的締約過失責任。
10、合同不被追認的締約過失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房的協議可以抵押嗎
2021-01-08危害公共安全罪適用于“碰瓷”嗎
2020-12-31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