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銷同時主張締約過失責任可以嗎
如果合同被撤銷的,行為人有締約過失行為的,當事人是可以主張締約過失責任的。
締約過失責任是近代世界合同法的重要制度,我國《合同法》第42條對此有明確規定。締約過失責任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的義務而致另一方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民事責任。締約過失責任又稱為前契約責任,是指合同生效前的義務的違反而產生的責任。當事人為締約而開始磋商之際,已由一般的普通關系進人合同締結階段,在合同締結過程中雙方關系已經特定化,在他們之間按照民法誠實信用原則形成了一種特殊的信賴關系,雖然合同還未有效成立,但當事人之間已經形成了互相協助、照顧、保護、通知、誠實等必要的注意義務。從性質上講,此種先合同義務是一種法定義務而不是約定義務。違反先合同義務的,即構成締約過失。因締約過失行為而導致合同不成立、不生效、無效或者被變更、撤銷的,則締約過失行為人應對合理信賴合同能夠有效成立的對方當事人賠償基于此項信賴而發生的損害。
《合同法》第42條規定締約過失責任以來,人民法院審判中遇到最大的問題主要有:一是締約過失責任損害賠償范圍;二是締約過失的責任形式有哪些。
關于締約過失的情形
《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兩種締約過失:一是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是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逗贤ā返?3條規定了締約過程中泄露或者不當使用對方的商業秘密的民事責任,《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是兜底性條款,在實踐中如何把握非常困難。這次司法解釋起草過程中,曾專門根據審判實踐列舉了幾種可以作為締約過失的情形:
(一)未盡必要的通知、說明、保護、協助等義務,造成對方當事人對合同性質或者內容產生重大誤解致使合同未生效或者被撤銷的;
(二)違反意向書、備忘錄等初步協議的約定,惡意中斷訂立合同;
(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準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有義務辦理申請批準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辦理申請批準或者未申請登記的。”
尤其是第二種和第三種締約過失情形尤其常見,將其作為締約過失對待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對外引資工作中,經常出現我方和外方簽訂合作意向書或者合作備忘錄中,外方要求中方必須為訂立正式合同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先行征地、建設廠房、辦理一些行政審批手續等等,做了大量投人,而外方卻無故拒不簽訂正式合同,給我方造成較大損失。但就其情形,不屬于《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前兩種締約過失情形,只能適用“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最新保險法司法解釋一,二內容是什么
2021-01-1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商鋪拆遷賠付是多少
2021-02-21拆遷補償有沒有具體標準
2021-02-14國有土地上承租土地(或房屋)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13違建多久后拆遷可以補償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