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約過失責任與欺詐之間的不同
1、所謂形成權不同
即依權利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可以導致某種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后果的權利。
2、締約過失是其使用欺詐行為的后果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締約人故意或過失地違反先合同義務而給締約相對人造成了損失,締約人因此而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
什么是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一種新型的責任制度,具有獨特和鮮明的特點:只能產生于締約過程之中;是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的違反;是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彌補性的民事責任。
什么是欺詐
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者隱瞞真實情況,是對方陷入錯誤而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民法)。(合同法)欺詐是指以使人發生錯誤認識為目的的故意行為。
締約過失的認定
由于締約過失責任采取的是過錯責任原則,所以其構成要件應當包括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這兩個方面。具體來說,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有以下四個:
1、締約一方當事人有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在締約階段,當事人為締結契約而接觸協商之際,已由原來的普通關系進入到一種特殊的關系(即信賴關系),雙方均應依誠實信用原則互負一定的義務,一般稱之為附隨義務,即互相協助、互相照顧、互相告知、互相誠實等義務。若當事人違背了其所負有的附隨義務,并破壞了締約關系,就構成了締約過失,才有可能承擔責任。
2、該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給對方造成了信賴利益的損失。如果沒有損失,就不會存在賠償問題,而所謂信賴利益損失,指相對人因信賴合同會有效成立卻由于合同最終不成立或無效而受到的利益損失,這種信賴利益必須是基于合理的信賴而產生的利益,即在締約階段因為一方的行為已使另一方足以相信合同能成立或生效。若從客觀的事實中不能對合同的成立或生效產生信賴,即使已經支付了大量費用,這是因為締約人自身判斷失誤造成的,不能視為信賴利益的損失。
3、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一方締約人在主觀上必須存在過錯。這里的過錯既包括故意也包括過失。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只要在締約階段違反了附隨義務,并對合同最終不能成立或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負有過錯,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并且,責任的大小與過錯的形式沒有任何關系,這是因為締約過失責任以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為承擔責任的條件,其落腳點在于行為的最終結果,而非行為的本身。
4、締約人一方當事人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合同義務的行為與對方所受到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即相對方的信賴利益損失是由行為人的締約過失行為造成的,而不是其他行為造成的。如果這二者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則不能讓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這是該責任制度的內在要求。
以上是四個要件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產生締約過失責任。同時四要件間又是彼此聯系的有機整體,締約過失責任的認定必須嚴格按照這四個構成要件來進行。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黨紀處分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3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怎樣寫欠條
2021-03-25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