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定情形是如何的
《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根據這一條,具體情形如下:
1.假借訂立合同進行惡意磋商。所謂假借也是一種故意。比如張某找李某訂立合同,張某并沒有成立合同的真實意思,他找李某協商訂立合同,只不過是為了不正當競爭或者其他違法目的。這就構成締約責任。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這是指欺詐,訂立合同時的欺詐構成締約責任;履行中的欺詐構成違約責任。前者是締約之際的行為,后者是合同成立之后履行階段的行為。
3.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1)違反強行性規定以及脅迫、乘人之危、惡意串通、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都可以構成締約過錯責任。
(2)當事人在締結合同過程當中有可能接觸到對方的商業秘密,就是經營信息和技術信息,應承擔保密義務,否則可能構成締約責任也可能構成違約責任。《合同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漏或者不正當使用。泄漏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違反保密義務也是一種侵權責任。
二、怎么正確界定締約過失責任
1、締約過失行為人須有主觀過錯
所謂過錯是指行為人未盡自己應盡和能盡的注意而違反義務,因而為法律所不能容忍的行為意志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這是構成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觀要件。
締約過失責任不是無過錯責任,而是過錯責任,這樣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個問題,即由誰來舉證的問題。按照民事責任的一般歸責原則,應當由受害人來承擔對方過錯的舉證責任。但是在締約過失責任中,筆者認為應當采用過錯推定,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過錯方來承擔舉證責任比較合適。在過錯方不能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情況下即推定其有過錯,這樣便于保護相對方之信賴利益。
2、必須實施了違反先契約義務的行為
反契約義務的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先契約義務是根據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而產生的法定附隨義務,主要是告知、協作、照顧、忠實等義務。這些義務不是由當事人約定的,而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因此違反這些義務的行為不是違約行為而是違法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誠信義務從根本上說是為滿足保護相對方信賴利益的需要而存在的,因而其外延是相當廣泛的,具體內容應根據該利益的保護情勢確定。
3、有締約一方信賴利益之損害事實存在
民事責任一般以損害事實的存在為構成要件,損害事實的發生也是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之一。信賴利益被稱為消極利益或消極的契約利益,是指當事人因信賴合同的成立和有效但由于合同不成立或無效而蒙受的不利益。但應當指出的是,締約過失責任中法律所保護的信賴利益必須是合理的信賴所產生的利益。
合理的信賴必須具備以下兩點:
(1)信賴人主觀上要有信賴合同成立、有效的意思;
(2)信賴人客觀上要有信賴合同成立、有效的行為。
4、締約過失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即一方信賴利益的損害是由于另一方締約過失引起的。對于因果關系的性質,在締約過失責任中,通說采用的相當因果關系。
因為相當因果關系強調了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且認為這種“可能性”應以社會的一般見解來衡量,即在通常情形下依社會的一般經驗認為有可能性即認為有因果關系,這比必然因果關系要求內在、本質的必然關系,強調結果發生的“必然性”更有利于保護受損方的的信賴利益。
而且締約過失責任本身就是過錯責任,有主觀要件的要求。而相當因果關系正考慮了人的主觀因素,與排除人認識因素的必然因果關系相比,自然更為符合締約過失責任的要求。
上述要件缺一不可,只有均予以滿足時方可考慮適用締約過失責任。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傷害共同傷害區別是什么
2021-01-09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
2020-12-16委托代理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