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隱私權包括哪些權利
個人隱私是指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愿為他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主要包括以下四項權利:
1、個人生活自由權
權利主體按照自己的意志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與社會公共利益無關或無害的活動,不受他人干預、破壞或支配。
2、情報保密權
個人生活情報,包括所有的個人信息和資料。諸如身高、體重、女性三圍、病歷、身體缺陷、健康狀況、生活經歷、財產狀況、婚戀、家庭、社會關系、愛好、信仰、心理特征等等。權利主體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個人生活情報資料,例如,對公民身體的隱秘部分、日記等不許偷看,未經他人同意不得強制披露其財產狀況、社會關系以及其他不為外界知悉傳播或公開的私事等。
3、個人通訊秘密權
權利主體有權對個人信件、電報、電話、傳真及談論的內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竊聽或竊取。隱私權制度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現代通訊的發達聯系在一起的,信息處理及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個人通訊的內容可以輕而易舉地被竊聽或竊取,因而,保障個人通訊的安全已成為隱私權的一項重要內容。
4、個人隱私利用權
權利主體有權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隱私,以從事各種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如利用個人的生活情報資料撰寫自傳、利用自身形象或形體供繪畫或攝影的需要等。對這些活動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隱私的利用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權利不得濫用。例如利用自己身體的隱私部位制作淫穢物品,即應認定為非法利用隱私,從而構成違法行為。
二、侵犯他人隱私權如何處罰?
隱私權被侵犯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若是部分特別嚴重的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如非法入侵、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等觸犯《刑法》第245條:“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則有可能構成犯罪。
隱私權也是公民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隱私權被侵犯屬于違法行為,并不屬于犯罪。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規定,侵犯隱私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公民發現他人的行為確實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應及時拿起法律武器,請求法院進行處理,積極維護自身權益。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房產典當
2021-03-1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