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出讓國有土地后,需要受讓人交納全部土地出讓金后,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才算取得土地使用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四條 土地使用者應當在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逾期未全部支付的,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并可請求違約賠償。
第十六條 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的類型有哪些
1、劃撥土地使用權
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在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或者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無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由此可見,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種基本形式。
(1)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后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2)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后,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征: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2、出讓土地使用權
出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取得出讓土地使用權有以下幾個特征:
(1)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償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應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國家憑借土地所有權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表現為一定年期內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一定數額的貨幣為表現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權的期限以出讓年限為限。出讓年限由出讓合同約定,但不得超過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是一種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是以土地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分離為基礎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后,在出讓期限內受讓人實際享有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其使用權在使用年限內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形式有三種,即協議出讓、招標出讓和拍賣出讓。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出讓國有土地后,需要受讓人交納全部土地出讓金后,依照規定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才算取得土地使用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家庭財產保險條款
2020-12-02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