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之間發生口角,引發肢體沖突的,如果事態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演變為聚眾斗毆,這樣性質就嚴重了。參與者會被派出所逮捕,根據責任大小做出處罰。一般來說,在聚眾斗毆事件中,總會有人受傷。那么,聚眾斗毆致人輕傷賠償項目有哪些?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聚眾斗毆致人輕傷賠償項目有哪些?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是否構成輕傷由公安機關的技術部門進行鑒定,致人輕傷可能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輕傷害的量刑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聚眾斗毆民事訴訟責任如何承擔?
1、聚眾斗毆沒有造成重傷或死亡后果的,聚眾斗毆的參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為有可能產生傷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為傷害的后果,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刑事和民事責任。
2、參加聚眾斗毆受重傷或者死亡的,受重傷不構成犯罪的行為人及死亡行為人的近親屬可以向聚眾斗毆的對方被告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死亡行為人明顯構成犯罪的除外。
3、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適用混合過錯責任原則確定賠償數額。犯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承擔全部或主要賠償責任;依法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賠償責任的犯聚眾斗毆罪的被告人和其他共同致害人承擔次要賠償責任。同一罪名共同犯罪的被告人之間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聚眾斗毆致人受傷,當事人除了承擔刑事責任,還要對傷者進行民事賠償。經過鑒定,構成輕傷的,傷者要向對方索賠。聚眾斗毆致人輕傷賠償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交通費、康復費用等。對方不支付賠償款的話,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強制執行。另外,致人輕傷,當事人通常還會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打架斗毆處罰是怎樣的
聚眾斗毆主犯能保釋嗎?保釋要如何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21-02-13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8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國家對于城中村拆遷有哪些補償政策呢
2020-12-27拆遷安置住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19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宅基地拆遷補償程序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