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社會,我們在生活、工作以及娛樂中都會遇到填寫個人信息的地方,尤其在網絡中,一些非法分子就會利用買賣平臺內部信息或者病毒等獲得公民的個人信息,從而導致公民的個人信息容易泄露。在我國,對于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嚴禁的,那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下。
一、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義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故意。
三、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認定要件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認定要件:
①主體資格適格;
②犯罪對象屬于本單位在履行職權或公共服務職能中依法收集的個人信息;
③客觀上實施了出售或非法提供行為;
④違反國家規定;
⑤情節嚴重;
⑥行為人主觀上故意。
四、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我們知道,法律規定公民的個人信息為本人所有,任何人故意通過不正當的途徑取得公民的個人信息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處以罰金,情節嚴重的,是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涉嫌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認定依據
哪些信息屬于商業秘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發包方可以保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嗎
2020-11-10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