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產品有關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列法規:
1、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第五十六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第五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列規定:
1、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其實現在消費者可以選擇的購物的方式非常的多,除了到實體店以外,大多數的人都選擇通過電商購買,還有海外代購等各種各樣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是假冒偽劣產品越來越多,有的時候也是因為消費者自己沒有通過正規途徑購買。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買到偽劣產品應該怎么辦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醫療事故責任與非醫療事故責任有什么區別
2021-03-14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