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局對于價格欺詐的處罰措施是什么?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經營者應當根據自身經營條件,準確記錄所銷售商品、收購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價格,并保存完整的價格資料,不得弄虛作假。
經營者不能提供或者提供虛假的降價前交易票據的,其所標原價為虛構價格。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價格欺詐行為均有權向價格主管部門舉報。
二、哪些行為可以判定價格欺詐?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綜上所述,消費者日常生活中遇到價格欺詐行為,可以投訴商家,工商局作為市場監管單位,可以對其作出處罰。像這種違法行為,處罰基本都是罰金為主,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得到產品三倍賠償。價格欺詐屬于不正當市場競爭,商家要規避這種行為。
在我國超市價格欺詐怎么處理
價格欺詐投訴標準是什么
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幾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書范本
2021-02-15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被扶養人生活費怎么計算
2021-01-02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