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如何賠償?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賠償: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二、偽劣產品賠償的法律法規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第五十條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
(七)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八)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不管是生產亦或者是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都有可能會導致其他的消費者的權益受到很大的侵害,公民的權益若是在由于購買質量不佳的產品,使得自己的財產權益受到侵害時,是可以通過運用法律武器,減少自己的損失,同時也可以獲得賠償金。
買到偽劣產品應該怎么辦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同居是否構成繼子女關系
2021-03-12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房產互換應如何辦理?
2020-12-30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