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馬某駕駛一輛重型半掛牽引車在從某鋼結構廠車間內駛出車間過程中,未盡注意,致使在后車廂中作業的徐某從車廂中摔倒在地,導致徐某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交警部門經過勘查,作出事故認定書,認定駕駛員馬某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徐某不負責任。后查明,馬某系某汽車運輸公司的駕駛員,該運輸公司即為肇事車的車主,該車僅投保了機動車交強險,且在保險期限內。受害人徐某之妻許某遂具狀起訴,要求判令該運輸公司、馬某和保險公司三被告賠償原告因親屬死亡造成的各項損失42萬元。
【分歧】
本案爭議焦點為:對于徐某死亡造成的各項損失,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應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交強險的賠償范圍僅限于事故中的“第三者”,而受害人徐某屬車上人員,故對徐某的死亡,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另一種觀點認為,受害人徐某雖為車上人員,但在作業過程中,由于司機的緣故被甩下車從而導致其死亡,發生交通事故時是在車下,屬于“第三者”范疇,保險公司應當在交強險限額內對徐某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理由如下:
首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五條規定:“交強險合同中的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險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險機動車本車車上人員、被保險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21條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據此,可推斷出交強險僅對“第三者”承擔賠償責任,“第三者”為“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何為“本車人員”?筆者認為:“判斷因交通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屬于車上人員,必須以該人在交通事故發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是否身處車輛之上為依據”。若本車人員被甩出車外受傷或死亡的,在事故發生的瞬間,其仍為本車人員,無論其在車內傷亡,還是車外傷亡,其受傷或者死亡的后果均直接由該車事故而引發,故應界定為本車人員。就本案而言,被害人徐某在車廂后作業,屬于“本車人員”,盡管事故發生后,徐某被甩出車廂,但不能否認徐某是“本車人員”的事實。至于徐某已經由車上人員轉化為“第三者”的說法,在本案中根本不能成立,因為并不是“本車人員”摔下車之后就可以發生轉化,本案交通事故發生時,徐某是在涉案車輛之上,只是事故發生之后處在該車輛之下,然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結果的發生都是因為在車上引發的,徐某被拋出乘坐的車輛受傷并死亡僅是事故發生的結果,徐某對乘坐的車輛而言仍為本車人員,并不存在“車下二次傷害致死”,也就不存在事故發生時轉化成“第三人”的說法。但假設本案中徐某先從車上摔下來,然后被車輛撞傷致死或者徐某先被撞傷摔出車外后,然后又被車輛碾壓致死,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下,徐某可以被轉化成“第三人”。
其次,交強險設立的目的是為了讓交通事故中受害第三人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并不是說任何情況下保險公司都要為肇事者買單。我國設有車上人員險,本車人員受傷完全可以通過車上人員險得到彌補,不能因為肇事車輛沒有購買車上人員險就要求交強險一方承擔責任,這有違倫理道德也與法律精神不一致。
綜上,本案中保險公司不應當就徐某的死亡予以賠償。
作者:黃衛江西省奉新縣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2020-12-17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常州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31現在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