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器買回來快兩年了一直用不成可以退嗎?
不能退了,關于網購平臺、電視購物頻道、電話銷售渠道和郵購渠道銷售的商品的無理由退貨問題,于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后7日內,有權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無理由退貨的商品亦有邊界,消費者定做的商品、鮮活易腐商品、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交付的報紙、期刊等商品不再無條件退貨之列。
為防止無條件退貨權利的濫用,本次修正案增設規定,除非消費者和經營者另有約定,無理由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同時在線下載的數字商品不適用無條件退貨。
二、欺詐消費者行為的判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條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盡管國家出臺的也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或者說現在大部分的企業也標榜顧客就是上帝這樣的服務態度,但消費者要知道,商家尊重自己權益的前提條件是消費者本身就是一個正常的消費心態,買了機器自己不用都兩年了才想起來退貨,這種做法是無理取鬧,消費者也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相關權利。
消費者爭議有哪些分類
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消費者維權有哪些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2020年棚戶區改造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20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農村宅基地的拆遷補償款怎樣認定和分割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