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惡意訴訟
廣義惡意訴訟是指當事人不是基于自認的正當理由和良善的目的參與訴訟,明知自己缺乏合法的訴訟理由,期望通過訴訟或者訴訟中的具體行為使他人處于不利司法境地的行為。它既包括串通型與欺詐型的兩種虛假訴訟,也包括訴訟權利的濫用。狹義上的惡意訴訟僅指訴訟權利的濫用(本文在沒有特別標明的時候,所指的惡意訴訟僅為狹義惡意訴訟)。
二、惡意訴訟的處罰規定
2012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對民事訴訟法有了新的修改內容(以下簡稱新民訴法)。新民訴法對虛假訴訟的懲治有了第一次立法回應,其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于懲治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的有關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江蘇省公安廳關于防范和查處虛假訴訟的規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在民事審判中防范和查處虛假訴訟若干問題的討論紀要》特作如下規定:
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或者當事人單方采取虛構法律關系、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唆使他人幫助偽造、毀滅證據、提供虛假證明文件、鑒定意見等手段,通過訴訟、調解、仲裁等能夠取得各種生效民事行政法律文書的方式,或者利用虛假仲裁裁決、公證文書申請執行的方式,妨害司法秩序,損害國家、集體、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行為。
對實施虛假訴訟構成刑事犯罪的案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一)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或者幫助當事人等毀滅、偽造證據等的,分別按照妨害作證罪、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處理。(二)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或者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或者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分別按照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處理。(三)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或者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后果的,分別按照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處理。(四)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等機構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或者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后果的,對其直接或者主要責任人員分別按照濫用職權罪或者玩忽職守罪處理。(五)為逃避人民法院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進行虛假訴訟的,按照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理。(六)當事人為轉移財產、多分共同財產,或者逃避共同債務,進行虛假訴訟的,根據實際情況分別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一)、(二)、(五)項的規定處理。(七)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虛假訴訟,騙取公私財物的,按照詐騙罪處理。刑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定罪處罰。(八)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進行虛假訴訟,侵吞本單位資產的,按照職務侵占罪處理。(九)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虛假訴訟,侵吞、騙取公共財物的,或者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虛假訴訟,侵吞、騙取國有財物的,按照貪污罪處理。(十)當事人或者其他人員實施虛假訴訟構成其它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定罪處罰。
人民法院對尚不構成犯罪的虛假訴訟案件的訴訟參與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訓誡、罰款、拘留等處罰。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對參與虛假訴訟活動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鑒定人員、公證人員等,應當向司法行政機關發出書面通報或者處理建議;司法行政機關等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的規定,及時作出處理。
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或者冒充他人提起訴訟,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并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哄鬧、滯留、沖擊法庭等不聽從司法工作人員勸阻的,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或者編造事實、侮辱誹謗審判人員,嚴重擾亂登記立案工作的,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違法圍攻、靜坐、纏訪鬧訪、沖擊法院等,干擾人民法院依法立案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警告、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由于惡意訴訟往往是惡意當事人犧牲對方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不正當利益,法院處理不當還會影響司法的權威和聲譽,因此杜絕惡意訴訟勢在必行。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惡意訴訟方面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支票背書填寫樣本內容有什么
2021-03-26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