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和看護人的區別是什么?
1、定義不同: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法律明確規定對孩子義務撫養的人。
2、服務對象不同:監護人包括:法定監護人、指定監護人、遺囑監護人、委托監護人;扶養人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
3、特點不同: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撫養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環境及成長。
二、不得作為監護人的人主要包括:
(1)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申請由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準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耗弱、聾、啞、盲、浪費人經申請宣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的范圍各國立法有差異,有些國家之規定了禁治產人,如法國、德國;有些國家既規定了禁治產人又規定了準禁治產人,如日本、意大利。我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未規定禁治產人和準禁治產人。
(2)被判處刑罰的人、失蹤人。法國民法規定,被判處刑罰的人排除其任監護職務,已任職責當然解除。日本民法規定,行蹤不明不得擔任監護人。
(3)破產人。日本民法規定,破產人喪失監護資格,但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規定,破產不為喪失監護資格的事由,但破產人因無支付能力,在監護人的指定和選定時,應慎加選擇。
(4)外國人。日本民法和法國民法規定,外國人不得為監護人。但法國民法又規定,有親屬關系的外國人有監護資格。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民法典》對此未規定。
(5)法人。一般認為,法人不得擔任監護人,但依《民法典》規定,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以及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作為監護人。
以上就是監護人和看護人的相關認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不同情況下是適用于監護還是看護的,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司法機關。
法定監護人證明哪里開?
委托監護人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信用卡逾期多久會被終止合同
2021-01-01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