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領域,一些企業不顧國家法律的規定,擅自排放污染物,對周圍居民的權益造成損害。為此,居民在投訴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訴訟,將涉事企業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這里就要注意一個訴訟時效的問題,如果超過時效提出訴訟,法院是不會受理的。那么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多久?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講一講。
一、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以強制程序保護其合法權益而提起訴訟的法定有效期限。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關于受到環境損害提起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規定: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本條規定的訴訟時效僅指對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環境損害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也就是要求污染者或生態破壞者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則受3年的訴訟時效期限制,從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但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禮道歉的侵權責任,則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二、如何對污染者提起民事訴訟?
在現有的法律中,直接規定環境侵權損害賠償問題的,《民法通則》第124條關于“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環境保護法》第41條和幾部污染防治法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因此受到環境污染造成損害的公民,可以上述法律規定為根據,作為訴訟主體中的原告起訴造成污染的單位。
由此可見,針對環境污染行為,居民主張賠償而提出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案件兩年訴訟時效不同的是,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三年,也就是說居民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污染企業侵害之日起三年內,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并且,法院對這類案件的實行舉證倒置原則,最大限度保護公民的利益。
環境污染賠償協議書范文
發現環境侵權怎么維權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2021-02-12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