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領域,一些企業不顧國家法律的規定,擅自排放污染物,對周圍居民的權益造成損害。為此,居民在投訴無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訴訟,將涉事企業告上法庭,要求賠償損失。這里就要注意一個訴訟時效的問題,如果超過時效提出訴訟,法院是不會受理的。那么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多久?接下來由小編給大家講一講。
一、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多久?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以強制程序保護其合法權益而提起訴訟的法定有效期限。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關于受到環境損害提起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限規定:提起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期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受到損害時起計算。
本條規定的訴訟時效僅指對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環境損害的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也就是要求污染者或生態破壞者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則受3年的訴訟時效期限制,從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但如果受害人要求污染者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禮道歉的侵權責任,則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二、如何對污染者提起民事訴訟?
在現有的法律中,直接規定環境侵權損害賠償問題的,《民法通則》第124條關于“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
《環境保護法》第41條和幾部污染防治法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因此受到環境污染造成損害的公民,可以上述法律規定為根據,作為訴訟主體中的原告起訴造成污染的單位。
由此可見,針對環境污染行為,居民主張賠償而提出的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案件兩年訴訟時效不同的是,環境污染訴訟時效是三年,也就是說居民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污染企業侵害之日起三年內,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并且,法院對這類案件的實行舉證倒置原則,最大限度保護公民的利益。
環境污染賠償協議書范文
發現環境侵權怎么維權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附條件不起訴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23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