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年時效
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環境保護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可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的時效為三年。這里的問題就在于訴訟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的規定于受害人不利。如前文所述,環境污染損害有間接性、潛伏性、長期性、遺傳性等的特點,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關系鏈在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中是無法找到的,受害人往往“難以知道”或根本就“不知道”受到的是什么損害。在現代工業化如此發達的社會,受害者在知識方面往往是處于弱勢地位,“應當知道”對他們來說大會過于苛刻了。在現時訴訟中,三年訴訟時效的規定是遠遠不能夠保護受害當事人的。三年,往往在人們還不知就里時就早已過去了。訴訟時效是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的持續狀態超過法定期間便喪失司法救濟權的法律制度,其用意是督促受害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但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訴訟三年的訴訟時效,因損害客觀上的特點,決定了受害人主觀上再積極也無法有效地保護自己。
二、最長時效
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綜上可知,對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這種比較特殊的侵權來講,法律規定其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規定,即一般是三年,同時也適用最長訴訟時效規定,即為20年。
?如何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環境污染侵權案舉證責任注意事項
?環境污染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是否包括間接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個合同可以同時有兩個乙方嗎
2021-03-24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購買安置房能貸款嗎,安置房貸款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