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根據這一規定,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間,行政機關是不可以強制拆除的。
然而違章建筑若出現在征地拆遷中,綜合違章建筑的認定考量因素和處理原則,可以作如下處理:
1、第一種情況不屬于違章建筑的范疇,屬于因歷史原因合法建造的房屋,可依《物權法》第30條取得物權,應當完全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
2、第二種情況屬于在當事人無違法主觀認識下客觀上形成的存量違章建筑,如果自具體認定和處理時間節點往前計算在處罰時效內,按第《行政處罰法》第44條處理;如果在處罰時效之外,就應按照《行政處罰法》第29條而不予追究,基于已經穩定的社會關系,應當完全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
3、第三種情況造成的存量違章建筑,當事人與政府均有過錯。由于政府在行政管理關系中的地位處于強勢地位,其過錯程度也應高一些。在對該等存量違章建筑進行處理時,應當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予以適當補償,比例可以考慮在標準賠償額的70%以上。
4、第四種情況是在政府默許的狀態下造成的違章建筑。對于政府應積極履責之行政行為,2年內采取以罰代拆、以罰代管等措施或者不作為也應推定為政府默許,其原因在于:
①過錯責任原則;
②一事不再罰原則;對于這個情形造成的違章建筑,如果在處罰時效內,當事人應承擔政府默許的舉證責任,自然應當完全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如果在處罰時效之外,即為超過追究時效的存量違章建筑,理應按照第一種情況完全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
5、第五種情況系通過受讓取得他人的違章建筑。對于該種情形的違章建筑具體認定和處理期間應從時間節點溯及至違章建筑的原占有人的“建成”之時。如果該違章建筑在處罰時效之內,應給予現違章建筑占有人以受讓對價補償,以填平補償當事人的直接損失,使當事人遭受的損失降至最低;如果在處罰時效之外,也應按照第一種情況完全納入拆遷征收補償范圍。
6、第六種情況為棚戶區。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適當補償為宜。
7、第七種情況系政府征收時違法吊銷當事人證照造成事實上的違章建筑。當事人可以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5條等規定要求補償及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侵權律師函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25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具體流程
2020-11-21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