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顧生病病人是好意施惠?
照顧生病病人是好意施惠。
1、如果施惠人不是故意或者沒有重大過失的話就不需要承擔責任,好意施惠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施惠人若能證明自己無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是有過錯的,則應按照過錯比例劃分各方責任。
2、好意施惠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好意施惠行為致害引發的糾紛也很常見。由于我國法律法規尚未對好意施惠的相關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使得此類糾紛發生后,相關的責任承擔往往無法得到妥善解決。
3、好意施惠行為既不是法律行為也不是事實行為,它是由道德規范來調整的社會行為。法律對好意施惠行為不予調整,并不意味著因好意施惠行為而產生的其他關系一概不由法律調整。在好意施惠關系里,受惠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受保護,不容侵害,因施惠人的過錯發生損害,施惠人當然應負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違法行為、損害事實、過失和因果聯系是好意施惠致害他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過錯責任是其歸責原則。在好意施惠侵權中,施惠人負有對相對人的注意、謹慎、保護義務。施惠人在施惠過程中應達到的注意義務程度與法律規定、施惠人所從事的職業及其從事的具體行為等因素相關。對他人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就無視。
二、好意施惠與無償合同比較:
1、相同點
好意施惠和無償合同都具有無償性和施惠性,正是由于二者在這兩點上具有相同之處,才使得人們很難將二者區分開來。但是二者雖然在形式上存在著共同之處,但是二者在本質上卻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2、不同點
(1)主體要求不同 在好意施惠行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備和合同所要求的行為能力,而在無償合同中,合同主體的施惠一方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義務。
(2)性質不同 純粹的好意施惠行為既不是法律行為,也不是事實行為,而且也不是準法律行為,而是由道德、習慣等法律規則以外的社會規則調整的社會層面的行為。而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則應該根據交易習慣來加以理解,斟酌當事人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進而合理認定某一行為到底是好意施惠還是無償合同等民事法律行為;而無償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故二者在性質上存在著差別。
(3)目的不同 好意施惠行為中,行為人實施施惠行為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某一民事法律關系,而是在于行為人欲通過施惠,如幫助別人,去追求良好道德風尚和幫助別人而使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而無償合同中,行為人具有為他人謀取利益,并且愿意受這一關系約束的意思,繼而使得該行為受到法律規范所調整,形成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比如甲將自己的自行車贈與乙的行為,就形成了一個贈與合同。
日常生活當中是存在著很多善良的人,有些人員在對方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就主動的承擔一些的責任,這在民法當中實際上是有一個好意施惠的詞語來進行一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好意實惠,如果當事人沒有重大的過失的情況之下,是不需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的。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婚后父母出資購房認定為借款還是贈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40平米房子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1-30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借錢不還,債務人跑路怎么辦
2021-03-22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責任準備金
2020-11-24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