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規定是什么?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規定是通過判定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適當的方式來予以賠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
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并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
二、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101的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的名譽。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在當代社會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對于名譽權這方面所采取的救濟的措施的話,第一時間應當要求對方立即的停止這樣一種侵權行為,而且盡可能的消除他所產生的不良的影響,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消除,給他人精神造成極大損害的話,那么還需要通過經濟賠償的這種方式來彌補這種損失。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名譽權糾紛訴訟請求需要什么證據?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使用假離婚證會坐牢嗎
2021-01-18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土地確權是否逐戶逐地塊丈量土地
2021-01-0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