誹謗網上怎么舉報誹謗者
向相關單位進行實名舉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由于誹謗行為和質疑、批評行為都可能產生貶損他人名譽,敗壞他人形象,降低他人社會評價的消極負面影響,在司法實踐中二者容易發生混淆,引發爭議,因此有必要對誹謗行為與質疑、批評行為加以界定,并加以嚴格區分。
誹謗是什么
誹謗是指故意捏造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加以散布的行為,按照情節的輕重,誹謗依次可能構成侵犯名譽權的民事侵權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政違法行為、涉嫌誹謗罪的刑事犯罪行為,法律責任也依次加重。其中,“捏造”是指無中生有,憑空編造虛假事實或者夸大、歪曲事實;由于名譽權是指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相應地,“足以損害他人名譽”則是完全可能或者事實上已經貶損他人人格,敗壞他人形象,降低他人社會評價的行為;“散布”是指以言語或文字等方式在社會上向不特定多數人公開擴散。
質疑、批評,并非法律上的概念,法理上爭議也非常大,故只能根據法理上的通說結合其他有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加以界定。
網上的舉報其實可以向有關的單位進行實名的舉報,所以在處理有關的問題時需要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因為涉及自己額名譽問題,解決的方式的以及注意的事項國家的有關法律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所以自己只要準備充分的證據。
環境污染如何舉報
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處理工作辦法
舉報非法移民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權激勵員工要掏錢嗎
2020-11-13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保險公估人業務分為什么
2021-02-02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劃撥土地可以辦理他項權證嗎
2020-12-31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營業房遇拆遷,租戶怎么補償
2021-01-03拆遷安置后辦理房產證時可以改名嗎
2020-11-22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