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誹謗是指在公共場所訴說不實事件,或通過網絡等途徑散發謠言,以達到損壞他人名譽的行為。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企業來說,在被誹謗后,形象受損會帶來經濟上的損失。為了加大對誹謗現象的打擊力度,國家相關部門將誹謗列入了刑事法律的范疇。那么刑事誹謗構成要件、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一、誹謗罪立案標準
(一)誹謗罪的定義: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誹謗罪的立案標準: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
不能構成誹謗罪的行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
1、泄露并宣揚他人隱私,給他人名譽造成不良影響的,是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不構成誹謗罪。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3、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二、誹謗罪的構成要件
1、主觀上具有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是故意,過失不構成本罪。所以,行為人錯告、檢舉失實都不是誣告陷害罪,因為這些只是行為人不了解真實情況或者與實際情況不一致,沒有主觀上的目的。
2、客觀上要具備三個要件:
(1)捏造犯罪事實。如果告發的情況是真實的而不是編造的就不構成本罪;如果捏造的僅僅是違反道德或者一般違法的事實,而不是刑法明文規定為犯罪的事實,也不構成本罪。
(2)對象必須是特定的人。如果行為人僅僅捏造了發生了犯罪的事實向有關單位告發,但并未指明具體的人是誰,屬于虛報案情,也不構成本罪。不過對象特定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告發的事實可以明顯地看出誣告對象是某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也認為誣陷特定的人。
(3)行為人將捏造的他人的犯罪事實向司法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有關單位”通常指監察、紀檢部門。如果僅僅編造事實沒有向上述單位告發,或者向其他人告發,就不成立本罪了。
上述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捏造他人違法、違紀、違反道德的事實,進行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者干擾他人升遷任職的,不符合客觀要件,不成立本罪。如果誣告陷害他人未達到“情節嚴重”程度的,只屬于一般的誣陷行為,不構成誣告陷害罪。
即為行為人故意捏造的以求達到損害他人名譽的不法行為。由于法人、團體、組織的特殊性,其是不能成為誹謗罪的對象的,但卻能成為被誹謗的對象,在被誹謗之后,法定代編人可向人民法院提交訴狀。
誹謗罪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親生子女能解除關系嗎
2021-03-12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杭州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是什么
2021-01-06公租房拆遷產權如何處理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