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因為對各種行為的思考上缺乏成年人的理性而得到法律要求其家長進行監護保護的權利,本來說監護人通常都是讓未成年的親身父母擔任的,但是也有未成年沒有父母的特殊情況,那么,這樣的未成年未成年監護人順序是什么?其實作為監護人的順序一般是按照血緣的親疏來安排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規定。
一、未成年監護人順序是什么?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1、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2、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二、如何成為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的設立,依其方式,可以劃分為當然設立、協議設立和公權力指定設立。
(一)當然設立,指第一順序人全體做監護人。
(二)協議設立,可分四種情況:
1、當第一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經其協議,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監護人。
2、經各順序人協議,由第二順序人做監護人。
3、經精神病人監護人各順序人協議,只由第三順序人或第四順序人做監護人。
4、經各順序人協議,由各順序人共同做監護人。
(三)公權力指定設立,即由主管組織指定監護人的設立方式。其要件為:
1、須不能依照當然設立和協議設立程序產生監護人,尤其對于何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
2、須由主管組織指定。關于主管組織,民法通則規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當父母不在同一單位時,則有兩個有資格指定的機關),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在為精神病人指定監護人時,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綜上所述,除了最親近的父母以外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選的就是完全有照顧和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其次才是其同輩的成年兄弟姐妹,如果這些監護人也不存在的話就需要繼續往后選取關系稍遠的親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交通事故證據有哪些
2021-01-04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