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生活不會因為之前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就畫上句號了,其實有很多重組家庭的婚姻生活質量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有孩子的這些夫妻離婚以后雙方還會因為孩子的一些事情是要有所交集的。比如,自己屬于孩子的實際撫養人,但是前妻想要到家里面來探視孩子,所以有些男性就比較擔心離婚后前妻來家里探視孩子怎么辦?
一、離婚后前妻來家里探視孩子怎么辦?
對于離婚家庭,并重組家庭的情況來說,如果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來探視子女,其是可以的,并且不能拒絕,因為這是當事人的權利,即法律上所規定的探望權。
探視權,即指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探望權,就是父母在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后,與子女分居的父或母一方所享有的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探望子女的權利。從民法理論上講,父母對子女的探視權,是親權中的一項基本的重要權利,它是基于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的合法體現。
二、離婚后如何行使探視權?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
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
如果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離婚判決沒有涉及子女探望權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提供了法律救濟的途徑:“當事人就探望權問題單獨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間接扶養方在行使探望權時,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如果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或者是采取各種手段,阻礙另一方實現探望權,那么有探望權的一方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實現自己的探望權。
對拒不執行有關探望子女的判決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對有協助義務的個人和單位采取拘留、罰款等強制措施。
三、離婚協議探望孩子方式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婚姻法》的這一條,規定了探望權的以下內容:
(一)探望權的主體:是指已離婚的父或母與其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予以配合。
(二)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
(三)探望權的恢復,是指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雙方,繼續恢復執行生效的離婚判決的行為。
(四)探望的方式。
(五)探望的時間。
(六)探望權的中止:探望權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認為行使探望權的一方在行探望權時有損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事實存在,可中止其探望權,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情形消失后,可通知雙方恢復探望權。
探望權的中止不是對探望權的實體進行處分,而是暫時停止其行使探望的權利,所以稱為“中止”而不是“終止”。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時間離婚雙方可以約定,協商約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決。
前妻探視孩子這是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并且經常讓孩子見到自己的親生母親的這種做法,對當事人的成長都是有好處的。如果從感情上不愿意讓自己現任的妻子見到前妻的話,那雙方可以對探視孩子的場所進行協商,不來家里面也可以到其他地方的,但是不能阻止前妻探視孩子。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刑事拘留期間可以探視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甘肅省校方責任保險管理工作暫行辦法
2021-02-26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