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歲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親自實施與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行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狀況的行為,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
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特殊情況:第18條第2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成年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這里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二、民事行為能力如何認定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獨立地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這個能力不是人人都具有的。
確定一個人是否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從年齡上是好區別的,但對于患有精神病的成年人,究竟他有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不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進行認定。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了特別程序由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以更好地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利益。同時,使社會知道他們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對自己的民事行為負責,或者不能完全為自己的民事行為負責,他進行民事活動,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從而保證民事活動的正常進行。
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指人民法院根據一定的法律事實,通過法律程序,確認某個公民沒有或者已經完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申請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應當由其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向該公民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出。利害關系人包括:
1.公民的配偶或者其他近親屬;
2.被認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債權人、債務人等。
申請人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書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申請書應當寫明該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事實和根據,即該公民的精神健康狀況,喪失行為能力或者部分喪失行為能力的原因及其表現,是否經醫療診斷以及醫生對該公民病情的診斷情況等,都應當在申請書中具體寫明。
一般已滿18周歲同時精神情況正常的,那么才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此時就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且是承擔全部責任了。至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年齡上來看的話就是不滿8周歲的人,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是指8-18周歲的未成年人。
民事責任年齡怎么劃分
動物致人損害承擔哪些民事責任,該如何賠償
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利與弊
2021-01-12國有劃拔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7回遷房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要交嗎
2021-03-02承包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1征地申請需要公開哪些文件
2021-02-18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湖南益陽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