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土地征收是指國家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依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強制性地收買集體所有的或為私人使用的屬國家、集體所有的土地法律行為。公共利益主要是指國家或政府興辦的以公共利益為目的的各種公益事業,如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休息場所等建設。
征收補償以保持被征收農民原有生活水平及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的原則,依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定,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物權法》第42條第2款也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1)土地補償費。
主要是因國家征收土地而對土地所有人的土地投入和收益損失給予的補償,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年產值按被征收地前三年平均產量和國家規定的價格計算。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收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為該耕地征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至八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的標準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具體標準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規定。
(2)安置補助費。
安置補助費是為了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所給予的補助費用。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安置補助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依照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3)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①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因自然或人工而與土地結合在一起的私人或集體所有的房屋及水井、墳墓等設施造成損失的補償。但是,凡是在協商征地方案后搶建的設施,一律不予補償。
②青苗補償費是對因征地造成的農民種植在被征地上尚未成熟的農作物損失的補償。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繼承證明書怎么寫
2020-12-09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隱名股東合法嗎
2021-01-24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