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系被告橫峰縣紅橋墾殖場白沙嶺分場三隊村民,1994年其與縣城鎮戶口鄭某結婚并生子。按國家政策規定,婚后,徐某及其兒子的戶口均未能遷往縣城,系徐某父親為戶主的家庭成員,戶口在原籍,橫峰縣紅橋墾殖場白沙嶺分場三隊以此為由,要求徐某及其兒子按規定繳納所有稅費,徐某按規定繳納了本人及其兒子應繳納的稅費。橫峰縣“一河兩岸”工程征用了被告部分田地,補償了土地征用補償費。被告將土地征用補償費按每人1480元的數額發放到村民手中,用于再生產,未發給原告及其兒子。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按村民待遇享有土地征用補償費未果,便訴至法院。
橫峰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原告徐某及其兒子系被告村民,其繳納了有關稅費,履行了義務,應享受其他村民同等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75條,《國家建設征用土地條例》第11條之規定,判決由被告補償原告及其兒子征地補償費每人1480元。
法官說法:
本案是“出嫁女”的權利問題,現實生活中,“出嫁女”在經濟或政治方面的權利受到限制或被剝奪,不能平等享受村民待遇,如國家征收土地依法應給予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屬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等。要正確處理這類案件,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認問題、村民意思自治合法性問題和權利義務對等問題。根據各地的司法實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取得,一般應以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戶籍為基本依據,在我國目前戶籍還沒有改革和放開的情況下,戶籍是一種權利和身份識別的主要標志,當然,還有兩個原則需把握:以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生產、生活為基本原則;以承擔該農村集體組織村民所應承擔的義務為原則。此案中原告的戶籍仍在被告處,而且以被告村民的身份履行了各種義務,其具備了被告村民的各種條件。關于村民意思自治問題,有些地方均是以此為由來剝奪相關人員的村民待遇。按照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村集體是一個自治組織,其有權利決定各種補償費的分配方案,村民自治是村集體依法所享有的對本村事務的自我管理權,其應當依法進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對分配方案的審查不但要進行程序的合法性審查,還要進行內容的合法性審查。還應指出,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原則也是處理“出嫁女”相關案件的一項重要原則,因為民事活動應遵守公平原則,在民事主體之間發生利益沖突時,要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對等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主播合同不干了違約嗎
2020-12-30合同約定與合同法規定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01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