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產糾紛不同意調解不審判可以嗎?
遺產糾紛不同意調解不審判可以,但是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二、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解決途徑: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發生了繼承糾紛,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加以解決: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一般遺產繼承有糾紛,并且無法協商確定一個具體的繼承辦法的,就可以向法院起訴,但是若是從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這也就提醒了各位當事人,遇到遺產糾紛的,最好是盡快提起訴訟,否則的話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得不到保護。
遺囑無效時遺產如何繼承
喪葬費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關于中國遺產稅如何征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開便利店需要辦理什么證件
2021-02-07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