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終止合同權利的先決條件是滿足終止合同的條件。合同終止有兩種條件:約定條件和法定條件
根據中國合同法第93條第2款的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終止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滿足時,有權解除合同的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當雙方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時,他們可以約定出租人應確保承租人使用電、水和暖氣。當出租人不能提供水、電和暖氣時,承租人可以終止合同。
中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終止的法律條件。綜上所述,主要包括: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所謂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5] 不可預測性是指行為人主觀上無法預測客觀情況的發生?!安豢杀苊狻笔侵府斒氯穗m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無法阻止客觀情況的發生。不可克服是指在不利的客觀情況發生后,當事人已盡最大努力消除事件造成的損害后果。根據Tong的說法,不可抗力包括地震、洪水和臺風等自然災害、戰爭等社會原因、政府禁令和其他政府行為。不可抗力的發生對合同的履行有不同的影響,從大到小。有些只是暫時影響合同的履行,合同的目的可以通過延遲履行合同而不終止合同來實現;只有當合同目的因不可抗力而無法實現時,雙方才能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II)由于預期違約而無法實現合同目的。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即:,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
(3)由于主要債務的延遲履行,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履行期屆滿時不履行合同主要債務的;或者未約定履行期限,經債權人要求不履行的,法律視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4)因遲延履行或者其他違約行為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包括履行期內構成合同的必要因素,如合同標的物延遲交付,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和及時性;債務人拒絕履行其在本合同項下的全部或一小部分義務;(五)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如一方因行使不安抗辯權而中止履行合同,另一方的經營狀況在合理期限內繼續惡化,未能恢復其履約能力,未能提供擔保;由于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和克服的情況,合同訂立時的依據發生了變化,使合同的履行失去了意義,或者履行合同造成合同當事人利益重大失衡等。此外,法律另有規定的,當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權。《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并賠償給承攬人造成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事實勞動關系追訴時效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延長
2021-02-06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