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財產是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
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也應適用該條規定。但在認定是否符合構成條件時卻需細細斟酌。
1.關于欺詐、脅迫的標準,與一般合同的認定標準沒有區別。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后,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將欺詐、脅迫在條文中作了明確而突出的規定。
2.關于重大誤解的標準,主要是指對約定內容本身的重大誤解,而且必須達到"重大"程度。重大誤解不包括對法律規定的誤解。如將價值很小的文物誤認為價值很大并以此為基礎分給財產的,就屬于重大誤解。但如果認為財產分割協議并不產生法律效力,財產分割應在后另行起訴解決的誤解就不屬于重大誤解。
3.對于乘人之危的標準,一個難點是一方利用對方急欲離婚的心態要求多分財產而對方又同意多分的情形是否構成乘人之危的問題。
4.至于顯失公平,在適用時應最嚴格。顯失公平主要對照的是市場經濟中公平、等價有償原則。而財產分割協議中最主要的原則是自愿原則。夫妻離婚的具體理由千差萬別,當事人離婚時的感情也往往"剪不斷,理還亂",當事人之間處理財產也就各有千秋,不應該用更具社會性評價意義的公平、等價有償原則來考察其分配是否公平。所以,只要簽訂的財產分割協議不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或乘人之危的情形,當事人自愿將大部分財產甚至全部財產給對方,一般都不應當被認定為顯失公平。只有在當事人文化、匱乏,一方自愿分得的財產相對少得多,其又非出于快速離婚等目的,并因此分割而使離婚后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可以顯失公平為由合理矯正分割方案。
以上是關于可變更和可撤銷構成條件的實體方面的分析。但在程序上,只要當事人在規定的時間起訴,法院就應受理,以保護當事人的訴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非常明確:"男女雙方協議離婚后一年內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請求變更或者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審理后查明構成可變更和可撤銷的,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另外,由于財產分割協議也適用婚姻法的規定,所以,因其引起的糾紛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訴,而不能約定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不能作為分割財產的憑證,因此了解哪些屬于無效的財產分割協議是十分重要的,從而避免在簽訂協議時落入圈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前簽轉租給別人合法嗎
2021-03-08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5農村征地拆遷,誰是有權主體
2021-01-28政府以05年航拍圖認定違建是否合理
2020-11-25南京征地人員養老保險的規定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