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業產品質量糾紛起訴時效是多久?
消費者因產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消費者在因產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后,應及時向法院起訴,以免喪失訴權。
二、農產品質量糾紛維權有哪些難點?
1、對購貨渠道及產品銷售者的忽視。正規的購貨渠道和符合相關資質的產品銷售者是高質量產品的有效保障,但身在在農村的農民由于維權意識不強,知識匱乏,對于日常生活和生產所需要的用品,部分農村群眾常常注重產品價錢而忽視其是否出自正規的購貨渠道,往往出于方便和貪便宜的心理,從無證商販手中購買一些“三無”產品或者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這就留下了安全隱患,從而導致因購買的產品遭受損失后,很難找到銷售方。
2、缺乏維權意識和證據意識。消費者本人應是其自身利益的最好維護者。然而,由于受教育程度、消費信息和經濟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農村消費者的消費維權意識薄弱,很多農民對所購商品的優劣、真假分辨不清,也不知道諸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種子法》、《產品質量法》等與其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權益受到損害時,亦缺乏消費證據意識,沒有向經營者索要發票等消費憑證,增加維權難度。
3、對涉訴產品質量鑒定程序的抗拒。對于有明確的質量保障期限或者依據社會常識即能夠判斷出是否存在問題的產品,農村群眾進行維權比較容易。但是,也有部分產品,其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并非僅憑外觀就能夠判斷,此時,需要專門的機構進行鑒定。但是實踐中發現,部分農村群眾對此缺乏認識,固執的認為產品質量是否有問題,只看外表就能夠做出判斷,從而拒絕做相關鑒定,給法院的審判造成了難度,也給其維權設置了障礙。
綜上所述,產品質量問題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安全,及使用的效果。如果買到的農產品有質量缺陷,和廠家發生糾紛不能很好解決,就可能走法律程序,向法院起訴,從買到偽劣產品算起,兩年都在有效的訴訟時效內。當事人可以自己起訴,也能委托律師打官司。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網購產品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產品質量要符合哪些要求,侵權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協助勞動者申請工傷鑒定、爭取工傷待遇
2021-01-18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8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