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糾紛的解決
第一,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第二,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并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第三,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后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并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第四,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審判制度
一、公開審判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法律另有規定,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當事人的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允許公民到法庭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導,定期公開宣判的應當先期公告。總之,應當把法庭審判活動的全過程,除了合議庭評議外,都公布于眾。
二、辯護制度
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權獲得辯護。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人為他辯護。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被告人都有權為自己辯護。
三、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審判,而要求與案件有一定的利害關系的審判人員或其他有關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審理活動或訴訟活動的審判制度。
四、合議制度
合議制度,指由若干審判人員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制度。實行合議制,是為了發揮集體的智慧,彌補個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
五、兩審終審制度
這是我國案件的審級制度,它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就宣告終結的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當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民檢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抗訴。經過二審的判決或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不上訴、人民檢察院不抗訴,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在實際中,發生糾紛之后您可以選擇以上解決糾紛的方式進行解決。在進行訴訟的時候法院會根據情況采取一定的審判制度來解決糾紛。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