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法治國家,任何人都不得違反法律、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遺產指的是一個人去世之后,他生前所擁有的東西就稱為遺產。有人認為,在遺產分割之前,就將財產轉移是一件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殊不知,已經觸犯到了法律,遺產分割前把財產轉移犯法嗎承擔什么責任?
一、承擔的法律責任
1、遺產尚未開始繼承時(即被繼承人還未死亡),法定繼承沒有開始,這時“遺產”仍然是被繼承人合法財產,法定繼承權人無權處分遺產。這時應該以無權處分財產規則來處理,即:法定繼承權人轉移財產(買賣、贈與等)的,為效力待定行為,如果被繼承人事后未追認,該行為無效,應由該繼承人承擔責任,如果財產受讓人是善意且從正規途徑取得(合理價格,動產已交付,不動產已登記),依照物權法受讓人可以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繼承人向被繼承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2007年10月以后行為的),或者依照合同法,繼承人向受讓人承擔違約責任,受讓人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損害賠償,原財產應返還(2007年以前行為的,尤其是合同行為適用);如果是惡意(即知道繼承人無權處分該財產),那么受讓人應當返還原財產或與繼承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被繼承人事后追認其效力,當然轉移行為是有效的。
2、如果繼承已經開始而遺產尚未分割,那么按照物權法該遺產是屬于所有法定繼承人共同共有的,如果某一法定繼承人私自轉移該遺產,由于共同共有中處分需要所有共有人的同意才可進行,所以屬于無權處分,仍舊按上述無權處分規則來處理,即以全體共有人的追認為有效前提,否則按上述無效的后果處理。
3、如果遺產已經分割,屬于該繼承人應分得財產的,他有處分權,不存在轉移財產的責任;不屬于該繼承人應分得財產的,如果轉移財產,屬于侵犯其他法定繼承人財產權,財產權人有權要求損害賠償或者主張物上返還請求權。
二、放棄
財產繼承權是公民的一項重要的民事權利,他既可以行使這種權利,以接受其應當繼承的遺產;也可以放棄這一權利。所以放棄遺產又稱放棄繼承,或繼承權的放棄。它是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以前,繼承人以明示的方式不接受被繼承遺產的意思表示。明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采取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繼承人一旦作出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就意味著該繼承人永遠失去了對特定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不能再予以撤銷變更了。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人必須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繼承人,而且這種意思表示應由其本人親自作出。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不得代理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的繼承人作出放棄遺產的意思表示。放棄遺產的繼承人,將不再承擔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義務的責任。放棄遺產可能帶來的后果主要有這樣幾種:
(1)第一順序數個繼承人中的一個放棄遺產的,其應繼承的遺產由第一順序的其他繼承人繼承;
(2)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全部放棄遺產的,遺產由第二順序的法定繼承人繼承;
(3)全部繼承人放棄遺產的,遺產即成為無主財產;
(4)遺囑繼承人之一放棄遺產的,其應繼承的遺產按法定繼承的方式處理。
放棄遺產繼承的注意事項:
在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下是對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申請、提交材料的介紹,并附上《放棄繼承權聲明書》。
(一)、必須由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親自去戶籍所在地的公證處申請辦理。
(二)、申請辦理時需提交一下材料:
1、申請人的身份證、戶口簿。
2、有關所要繼承的遺產的證明,如房產證等。
3、申請人和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
4、放棄遺產繼承權聲明書(須在公證機關公證員面前當場書寫并簽名)
在遺產分割之前就將財產擅自轉移已經觸犯了法律條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因為在遺囑沒有生效之前,遺產仍屬于財產擁有者的合法權益,任何人都不可以私自轉移。同時,繼承人也可以選擇放棄繼承遺產,不過也要通過申請才可以放棄。
如何辦理遺產繼承公證
遺產繼承公證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遺產繼承順序和比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董建淑律師,女,在江蘇連眾律師事務所已執業10年。董建淑畢業于南京大學。具有法律本科、計算機及英語專科學歷。從業多年來辦理了大量的訴訟及非訴訟業務。在交通事故賠償、婚姻家庭糾紛、合同糾紛、債權:、刑事辯護、工傷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執業以來本律師始終堅持以扶正為天職,在接待當事人時認真聽取每一位當事人的訴求,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近年來本律師積極參與法律援助工作,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并被評為連云港市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竭誠歡迎各位朋友咨詢各類法律問題,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法律服務,竭力維護您最大可能的法律權益。咨詢電話:13705131377(政務通短號694392),QQ:1051759793,微信:13705131377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振海路66號律師大廈8樓810室)另:本律師愿為各地同行或涉訴者提供代查工商檔案(含三縣)、人員戶籍、車輛、房產信息及其他非訴調查業務。
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土地承包后可以轉包嗎
2020-12-21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費如何核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