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征收時,補償協議應該跟誰簽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征收補償協議是由征收部門與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二、農民土地征用補償糾紛怎么處理
法律處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訴訟、行政復議、行政復議裁決、民事訴訟等方式,根據個案的不同特點應當啟動不同的法律程序。
1、征地糾紛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2、 征地糾紛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
3、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
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如對于非法占地的行為,從民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如果該協議簽訂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撤銷該協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征收補償協議是由征收部門與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簽訂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后還能調解嗎
2021-03-09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