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繼承法》中規定的第一繼承人包括了死者的配偶、子女以及父母。而同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在進行遺產繼承的時候,在他們之間如何來繼承遺產的呢?關于第一繼承人遺產分配比例的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一、第一繼承人遺產分配比例是怎樣的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
1、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這是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的一般原則,即同一順序的法定繼承人應該平均分配遺產。
2、特殊情況下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特殊情況”主要是指:
(1)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給予照顧。繼承人只有同時具備生活有特殊困難和缺乏勞動能力的情形時,才能在遺產分配時中給予照顧,而且一旦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就應當給予照顧。
(2)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是應該多分,不具有強制性。
(3)有扶養能力和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該不分或少分,這是繼承法中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的重要體現。繼承人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不分或少分遺產:
①繼承人有扶養能力和條件;
②不盡扶養義務;
③繼承人協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二、法定繼承以外的人如何分配遺產
在法定繼承中,除了那些享有合法繼承權的人參與繼承外,繼承法第14條還賦予一些符合一定條件但沒有繼承權的人取得一定遺產的權利。這種權利不是繼承權一,法律之所以賦予該權利是因為他們和被繼承人之間存在著特別扶養關系,這是保障人權和弘揚美德的必然要求。
下列人員享有分得適當遺產的權利:
(1)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
(2)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即使其為繼承人,但若未實際參加遺產分配,屬于以上情形之一的,便享有遺產取得權。這種遺產取得權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當其受到侵害時,權利人有權以獨立的訴訟主體資格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遺產分割時,明知而未提出請求的一般不予受理;不知而未提出請求時,在知道后2年內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以上就是對“第一繼承人遺產分配比例”的介紹,原則上,在統一順序繼承人中是均等的來繼承遺產,但特殊情況下繼承份額可以不均等,包括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等等。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唯一繼承人證明樣本
派出所不給開法定繼承人證明怎么辦 ?
第一繼承人死亡時,遺產由誰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期限是什么意思
2021-02-21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2020年棚改,房屋拆遷補償怎樣計算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