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比如在很多的名譽侵權案件當中,都會給當事人造成直接或是間接的財產損失的,而間接的財產損失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值作為參考,可是大多數的被侵權人在提起訴訟的時候都要求侵權人必須要賠償給自己造成的間接損失。那么,在我國規定侵權財產間接損失是否賠償?
一、在我國規定侵權財產間接損失是否賠償?
由于財產損害造成間接損失的情況比較復雜,是否賠償、如何賠償,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司法實務中都存在爭議。有的學者認為,間接損失的賠償有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受害人因此受到其他重大損失的,侵權人并應當賠償損失”就是對間接損失予以賠償的規則。也有的學者認為,不能因為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加重侵權人的賠償負擔,侵權責任法不僅是權利保護法,同時也是合理劃定人們行為自由界限的法律,如果對侵權人要求過重,則會影響其行為自由,有違利益平衡的原則,阻礙社會的發展,對間接損失應當采取可預見性標準予以限制。
二、財產權包括的內容
財產權包括物權與債權兩大類。
(一)物權
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物也包括某些權利。物權具有排他的效力、優先的效力與追及的效力。物權包括所有權與限制物權。限制物權又分為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前者包括地上權、地役權(從前還有永佃權與典權),都存在于土地(不動產)之上;后者包括抵押權、質權(質押權)、留置權,存在于動產、不動產與某些權利之上。此外還有礦業權、漁業權等。我國農村現有的承包經營權是否物權,尚在討論中。在物權法中還有物權取得權,如物權性的先買權、買回權,我國截止2014年還沒有。
關于物權的一個問題是,占有究竟該不該規定為占有權。
(二)債權
債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而得到生活上的利益的權利;債權與物權的差異在于其對人性(相對性)、不具排他性(平等性)、債權的可移轉性不如物權。債權方面不存在物權法定主義而存在合同自由,因而債權很難分類,更無法列舉。一般也不對債權加以分類。
債權有一些附屬的權利。例如因合同而發生的債權的主要內容是債權人的給付請求權,但債權人還享有一些其他權利,如合同解除權、終止權、撤銷權、選擇權等。有學者將這些權利集合名為“財產的形成權”,作為與物權債權并行的一類。不過這些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不宜將之另為一類。債權也可以包括一些由其轉化形成的權利,如損害賠償請求權。
無體財產權,從前被列入財產權。我們不用無體財產權這一概念而代之以知識產權,另立一類。
三、財產權特征
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場主體一律平等,不同性質的經濟組織都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給財產權的不同主體以同樣的法律保護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只有這樣,公民才有從事經濟活動和支配自己財產的廣泛自由,才有創造財富的自由,因而也就能創造出大量的財富。所以,創造財富的自由要落實在社會制度上必然表現為以私有財產權為基石的自由市場經濟??梢?,私有財產權[2] 是市場經濟得以運轉的最重要的條件。私有財產權是人權、經濟活動和法律活動的核心,因為它是實現其他權利的物質前提,它為人們創造財富提供了最強大的動力,圍繞著財產及其權利所產生的沖突是人類事務中最基本的沖突。私有財產權不僅攸關生存的質量和生活的改善,而且給經濟增長提供了最強大的推動力,是民富國強的法寶,市場經濟的核心。
由此可見,目前在我國的侵權責任法當中沒有明確侵權財產間接損失是否賠償的這個問題,只是在國家賠償法當中有提到給當事人造成的間接損失是不予賠償的,所以目前在侵權財產當中的間接損失問題我國的司法界還是存在較大爭議的,這個還是需要法庭結合侵權財產的具體案件來審理的。
網絡侵權行為包括哪些
環境污染侵權案舉證責任注意事項
淘寶外觀專利侵權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出軌可以判幾年
2021-02-12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保險合同的中止與終止有什么區別
2020-12-11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簽訂土地流轉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16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