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的侵權案件當中都需要有實施侵權行為的被告方,對原告停止侵權并賠償相關的財產損失的,賠償精神損失費或者是因為侵權行為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等這些情形,都有可能會發生侵權行為人的現有財產不足以承擔需要賠償的具體財產。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很多人比較關心,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先承擔什么責任?
一、侵權人財產不足以支付先承擔什么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4條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人民法院采取本法規定的執行措施后,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
二、財產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是指構成具體侵權行為的各種作為必要條件的因素。行為人的某一行為只有具備了法律規定的相關要件,才構成侵權行為,行為人才可能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過錯責任的侵權與無過錯責任的侵權之構成要件:
1、過錯侵權的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應為四個,即加害行為的違法性(侵害行為)、損害事實、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行為人的過錯。
2、無過錯侵權的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應為三個,即加害行為的違法性(侵害行為)、損害事實、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在無過錯責任的侵權案件中,不考慮加害人在主觀方面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具備加害行為、損害事實以及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就認定加害人的行為構成侵權行為。不考慮加害人的過錯,是無過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本質特征。
三、一般侵權行為的后果
根據《民法通則》,一般侵權行為是指因行為人對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并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承擔責任的方法: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所以說當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其承擔的財產賠償的責任的時候,應該先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的后果就包括恢復當事人的名譽,給當事人賠禮道歉等。當然了,如果有可能的話原告方也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當事人的個人財產,通過法院拍賣或者是其他司法途徑來彌補給自己造成的財產損失。
最新侵權行為法全文
一般侵權責任與特殊侵權責任的區別
怎么對商標相似侵權行為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侵犯著作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2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相關規定
2021-02-08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