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金在勞動合同的規定是怎樣的?
違約金在勞動合同的規定是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勞動合同法》
二十三條: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十五條:除本法第22條和23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說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22條、23條規定的情形,這兩類情形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反這兩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除此之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情形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些用人單位為了本公司利益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約定或者強迫勞動者簽訂違約金條款,這樣的違約金條款是無效的。
而勞動者對用人單位主張違約金的權利,法律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針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承擔法律規定之外的違約金的情形,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未進行立法干預的情況下,應認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有效。
二、其他違約金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條款,但并未對勞動合同中約定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進行立法干預,而從立法目的出發,勞動合同法之所以只對勞動者承擔違約金進行干預,主要系考慮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締約地位的不對等,用人單位締約地位顯著優越于勞動者一方。
因此,對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既然法律未明確進行立法干預,且不存在以締約優勢侵犯相對方利益的風險,應可以適用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認定合同條款有效。因此,從理論上存在雙重補償金的可能,即用人單位在支付了法定解除補償金之外,仍應按照雙方合同約定承擔約定補償金。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中,在不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相沖突的情況下,可以運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是因為遵循雙方意思自治的合同法理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應屬于雙方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疇,從性質本身分析該條款應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的調整。
在當代社會違約金在很多場合之下的話是非常的重要的,比如說對于合同當中的雙方當事人都具有一定的約束的作用,可以促使他們及時的履行自己的責任,否則的話需要賠償違約金,而且勞動合同當中的話,用人單位也是必須要按照合同約定來進行履行的。
商品房違約金過低怎么辦,違約情況有哪些?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土地轉讓中要考慮哪些問題
2020-12-07養殖場被拆遷,能拿多少補償款
2021-01-09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如何書寫
2021-02-11哪些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購買拆遷安置房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1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房屋拆遷維權妙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