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原因
1、反家庭暴力立法相對滯后。
我國目前尚未制定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規,司法實踐中,我國《憲法》、《刑法》、《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關于懲處侵害婦女、兒童、老人人身權利的家庭暴力行為都有禁止性規定,但缺乏明確的認定和具體的制裁辦法,可操作性不強。同時我國法律在反家庭暴力方面還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家庭暴力未達到觸犯刑法的程度,司法機關就不會主動介入干預。
2、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缺乏可操作性。
根據現行有關法律規定,家庭暴力行為發生后,受害人有權要求加害人給予損害賠償。但在此情況下,受害人有可能成為雙重受害者:一方面,受害人因家庭暴力而成為身體和心理上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受害人主張的損害賠償可能從家庭共有財產或夫妻共有財產中支出。因此,如何對家庭暴力損害賠償進行規范而又不使其與一般的法律規則相沖突,是處理家庭暴力方面技術上的一個難題。
二、歷史原因
1、家長制是家庭暴力現象存在的本質原因。
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里,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人支配社會的一切道德、風俗、習慣、法律、政治、經濟,在這樣的社會里,婦女和兒童變成男性家長的所有品,自然絕對服從男性家長。社會和家庭以男人為中心,男性有經濟基礎,有政治權力,女性則沒有。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都是男人決策,婦女和兒童服從的格局。因此,家長制就是家庭暴力現象存在的最本質原因。
2、男權思想的封建倫理觀念根深蒂固。
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男人是天然的統治者、婦女和兒童應以服從為美德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一系列封建倫理觀念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中國婦女受四種權力的壓迫,這就是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在家庭中丈夫對妻子擁有權利,這種權利大到女人是男人的私有財產或奴隸,丈夫可以對妻子為所欲為,而妻子對丈夫只負有順從的義務。“夫者,妻之天也”的男權思想雖然在新中國受到男女平等思想的校正,但男權思想的影響還很深。在男權思想支配下,很難把妻子和小孩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平等主體看待。同時受害人對家庭暴力的容忍和麻木,助長了施暴者的威風,也成為施暴者惡劣行為滋生、蔓延的溫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空地出租協議怎么寫
2021-01-27雇傭關系工傷賠償起訴狀
2021-01-2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公司不作為拒賠合理嗎
2020-11-16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如何進行國有土地出讓,國有土地轉讓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