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承兌發生以下效力:
1)付款人承兌后即成為承兌人,負有于到期日絕對付款的責任。承兌人的這種義務是基于他本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義務,而被追索人所負的義務為法定義務,因而承兌人即使未受到資金,也不得以此對抗被承兌人。我國《票據法》第44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后,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2)對持票人來講,匯票一經承兌,其票據權利便由承兌前的期待權變為現實權,于到期日前,向承兌人請求付款。承兌人到期不付款的,持票人即使是原出票人,也可以就票面金額、利息和其他支出款項,直接向承兌人進行追索。
3)對出票人和背書人而言,匯票經付款人承兌后,出票人和匯票上的所有背書人均免受期前追索。
(2)不單純承兌的效力
不單純承兌又分為一部承兌、附條件承兌與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下面分述其效力。
一部承兌。票據金額僅有一部分承兌時,一般來講,有下列效力:
1)承兌人僅對承兌部分負絕對付款的義務;未承兌部分視為拒絕承兌。
2)當票據金額僅獲一部承兌后,持票人應在承兌提示期限內作成拒絕承兌證書,向其前手或出票人就未承兌部分進行期前追索。
附條件承兌。付款人于*兌時,有時附加某種條件;有時為停止條件,如"收到貨物后付款";有時為解除條件,如"到期日后一周內不請求付款時,承兌失效"。一般來講,附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依所附條件負責。法律這樣規定的目的在于保護持票人的權益,并給之以選擇權。一方面持票人可以附條件承兌為由,行使追索權;另一方面,持票人如不愿行使追索權,也可依所附條件請求付款。此時,承兌人應以所附條件負責,即在停止條件成就或解除條件不成就時,負付款責任。
我國《票據法》對附條件承兌的規定略不同。該法第43條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變更票載事項的承兌。付款人于*兌時將票據上所載事項變更而為的承兌,一般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應對其所變更的文義負責。但付款人所變更的事項如為金額時,如變更后的金額較原金額為小時,應作為一部承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找誰開,怎么開
2021-02-03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未經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馳名商標侵權的情形
2020-12-11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