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重整程序中,債權計劃(主要是債權人債權的減讓)是重整計劃的前提,而股權重組計劃則是重整程序的核心,是重整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綜觀世界各國,公司重整程序中股權重組計劃達成的主要途徑有二:一是原股東與新的股權投資者協商達成合意;二是在無法達成合意的情況下,在法院主持下按照公平評估價格由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增資擴股來實現公司股權的重組。這兩種途徑都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公司股權價值的評估。
關于公司股權的價值,首先就涉及到破產法上的資不抵債(Insolvency),即公司的資產凈值為負數。它在法律上的意義有三:第一,公司作為一個獨立法人的行為能力受到限制;第二,公司股份權益為負數,股權已經被虛化;第三,公司債權人的意志將影響公司的命運。
公司作為一個獨立法人的行為能力受到限制,是公司經營不善導致資不抵債的重要后果之一。從理論上說,公司行為能力的約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進入破產程序或重組程序之前。在此階段,公司的行為能力受到相對限制,其所為的某些民事行為被法律評價為無效可撤銷的行為;第二階段是進入破產程序或重組程序之后。在此階段,公司的行為能力受到絕對的限制,其結果是公司的行為能力或因公司破產或重組失敗而終止資不抵債的情況下股東對公司的現有資產已經不享有任何利益,既不能主張自益權,也不享有共益權,而以自益權、共益權為實質內容的股權則因此而空殼化。
關于股權的性質有多種觀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股權是一種復合權利,或曰一個權利束(abundleofrights),既包含利益請求權這種財產性質的權利(主要表現為自益權),也包括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的非財產性質的權利(如知情權、表決權、派生訴訟提起權等等,主要表現為共益權)。這兩種權利不是并列的,股東對公司的利益請求權是其知情權與表決權等非財產性權利產生并行使的基礎和前提。股東將財產投資于公司,即對公司享有經營利潤以及公司清算之后的剩余財產的分配請求權。為了保護股東得以順利行使這一財產性權利,法律賦與其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等非財產性權利,這些非財產性權利因股權的財產內容而產生,亦以實現財產權利為依歸。因此,當股東將股權作為一項財產轉讓之后,其非財產性質的權利亦隨之一起轉移。換言之,股東財產權利的喪失決定了其非財產權利的終止。資不抵債意味著所有股東集體性地對公司的利益請求權的虛化,因為此時公司既無利潤可供分配,若清算也不會有任何可歸屬于股東的剩余資產。財產權利的虛化決定了以其為基礎和前提并與之共命運的非財產權利的虛化,股東的股權于是只剩下一個空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法律知識匯編
2020-11-19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