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撤銷權與民法撤銷權有何聯系
破產撤銷權,指管理人對債務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的法定期間內所為的侵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有否認其效力并申請法院撤銷該行為的權利。實際上,破產法上的撤銷權制度是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在破產法上的延伸。基于其獨特的法律特性和制度功能,各國破產法均規定了破產撤銷權制度。
撤銷權,是指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從理論上講,所謂民事行為的可撤銷,是指民事行為成立后就引起了意思表示內容所要求的民事法律效果,但未充分具備有效條件,法律允許當事人變更或撤銷。這種民事行為的效力具有相對性,在當事人依法撤銷以前其效力狀態處于有效狀態,但并非絕對有效,經當事人依法撤銷后,從行為成立時不生法律效力,自始產生行為人意思表示內容的法律效果;但撤銷權人知其可撤銷事由后不行使撤銷權而承認其效力或者于法定撤銷期間不行使撤銷權,該民事行為則成為絕對有效民事行為,其效力同于民事法律行為。《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民法典》生效前,現行我國《合同法》第74條對債權人的撤銷權作出了規定。該條第1款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破產撤銷權與民法撤銷權的區別:
1、成立的前提不同。民法撤銷權成立的前提是債權債務關系的有效存續;而破產撤銷權除此而外,尚須以破產程序開始為要件。破產程序未開始,不得行使撤銷權。
2、權利的主體不同。對于民法撤銷權的行使,是由債權人自己決定,并以債權人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而破產撤銷權雖也有債權人決定是否行使撤銷權,但債權人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請求人民撤銷,而是由破產管理人代表債權人以訴訟方式為之。根據新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在破產程序中管理人的職責是管理債務人的財產,而行使撤銷權追回被債務人不正當處分的財產則是其職責范圍內的事情。故破產法第31條和第32條明確規定,對于債務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處分其財產的行為,管理人享有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3、適用范圍不同。破產撤銷權較民法撤銷權的適用范圍更為廣泛,并不局限于債務人惡意處分財產的積極行為。凡是損害了債權利益的行為,無論其是否有惡意(有償行為須惡意),無論其行為為積極或消極、無論其形式、內容是否合法,只要是在破產宣告前一定期限內實施的,均可依法實施撤銷。
4、撤銷權行使的法定期間不同。對于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無論是破產法上的撤銷權還是民法債權人撤銷權,國外立法大多采用兩種制度,一是規定訴訟時效,一是規定除斥期間。我國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制度一般適用除斥期間的規定,如我國合同法第75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人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5、行使權利的后果歸屬不同。民法上債權人撤銷權行使后,因撤銷債務人行為所得利益歸屬債務人,債權人可就這部分財產直接要求受償。而破產法上之撤銷權,因其行使撤銷權而追回的財產,歸屬破產財團,破產債權人只能在破產還債程序開始后依法定程序受償。
撤銷權的法律特征
1、可撤銷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也是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的,但這種不符合體現在意思表示不真實上。如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因欺詐、因脅迫或乘人之危而成立的合同。對于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因只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關系,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問題,法律并不直接否認其效力,而是賦予當事人以變更權或撤銷權。這既體現了法律對公平交易的要求,又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
2、可撤銷合同在未撤銷之前為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銷后才歸于無效可撤銷合同自成立之時起就發生效力,只是因存在可撤銷的事由,經撤銷后才自始無效。
3、合同的撤銷與否取決于撤銷權人是否行使撤銷權由于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的是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問題,而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其他人難以知曉,即使他人知道,而當事人自愿承受該行為的后果,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法律也沒有干涉的必要。因此,法院采取不告不理的態度:如果當事人不主張撤銷,法院不能主動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只能變更合同,也不得撤銷。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破產撤銷權與民法撤銷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破產撤銷權與民法撤銷權在成立的條件、權利的主體以及適用范圍、期限、后果都是有所不同的。當然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需要了解,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有什么
2020-12-11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