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并規范國有企業的破產試點工作,國務院于1994年10月25日下發了《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1997年3月2日,國務院又下發了《國務院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以下簡稱《補充通知》)。兩通知中對試點城市中破產企業職工的安置、破產財產(包括土地使用權)的處置、銀行貸款損失的處理等破產法實施中的一些難點作出較為具體的規定,并特別強調指出,實施企業破產必須首先安置好破產企業職工。由于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國有企業破產時的職工安置問題已成為制約破產法普遍實施的難題之一。實踐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在破產案件中如何妥善處理職工安置與債權人權益保護間的關系。國務院兩通知規定,安置破產企業職工的費用,從破產企業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所得中撥付。破產企業以土地使用權為抵押物的,其轉讓所得也應首先用于安置職工,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從處置無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所得中依次支付。破產企業財產拍賣所得安置職工仍不足的,按照企業隸屬關系,由同級人民政府負擔。安置費標準,原則上按照破產企業所在試點城市的企業職工上年平均工資收入的3倍計算,破產企業職工自謀職業的可一次性付給上述安置費。破產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由當地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管理。破產企業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的,其離退休費、醫療費由所在試點城市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分別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中支付。沒有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或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不足的,從企業土地使用權出讓所得中支付,處置土地使用權所得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從處置無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所得中依次支付。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從破產清算費中支付。兩通知的上述規定,存在立法越權、與現行立法沖突、內容不合理等問題。這個問題如不能正確解決,將對我國破產制度的建立與實施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破產企業的職工安置費用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職工失業期間的救濟費用,包括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二是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三是失業職工再就業的安置費用。筆者認為,依現行立法,職工安置費用正確的支付渠道應當如下:第一項費用根據我國早已實施的《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應從籌集的待業保險金中支付,除企業欠繳的待業保險費可從破產財產中撥付外,這部分費用不應再以任何名目從破產財產中支付。如所籌待業保險金不足以支付失業救濟金,應通過提高企業繳納標準或政府財政補貼的方式解決。至于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職工的生活費如何支付,應視其勞動合同是否解除和發生在破產宣告前后而定。對職工發生在破產宣告前且未解除勞動合同時的費用,應由破產企業支付,即從破產財產中撥付,但其性質并不屬于破產清算費即破產費用;對職工在破產宣告前解除勞動合同后發生的生活費,以及在破產宣告后勞動合同自動解除后發生的生活費,即應從待業保險金中支付,不應納入破產費用范圍,從破產財產中撥付。按照破產法之常理,破產費用是指為債權人共同利益而支出的費用,破產法第三十四條對其范圍作有明文規定。而破產企業職工的生活費顯然與債權人共同利益無關,根本不應從破產財產中撥付。第二項費用即破產企業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應當由當地社會養老、醫療保險機構負責管理支付。破產企業沒有參加養老、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或雖參加但交費不足的,企業破產時,應將其應參加交納而未交或欠交的全部保險費用,從破產財產中向上述機構撥付補足,同時由上述機構負責離退休職工的費用支付;破產企業已參加上述社會保險并按時足額交納費用,或未參加但已足額補交費用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基金社會統籌不足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和醫療費時,不足部分不應再從破產財產中撥付,而應由當地政府財政支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股東直接訴訟的被告
2021-02-05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車輛撞死人后賠償標準
2020-12-11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