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侵權具有與以往傳統侵權截然不同特性,集中反映了環境侵權當事人之間的不對等性,并使得環境侵權的受害人具備了弱者身份。環境侵權的弱者保護不僅是環境侵權自身要求,同時具有深厚的人權基礎和實質公平的本質。弱者保護理念的引入和運用,對于環境侵權理論的構建和制度的創新將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關鍵詞:環境侵權的弱者保護;人權;實質公平20世紀中期以來,伴隨著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危機”成為威脅人類生存、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環境問題”也驟然成為全球性課題。就我國而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大規模展開,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環境侵權現象及其救濟將成為今后我國的一大社會問題。然而,當前我國的環境法學研究是注釋法學或者說偽注釋法學一統天下的局面,這對環境法的發展是百弊無一利的,使得環境法學的研究長期處于低水平重復研究狀態。[1]環境法學研究需要理論,我國的環境法的理論研究和探索卻存在著相對滯后的情況。現實對環境法的迫切要求與理論研究落后之間的矛盾,影響著我國環境法制的建設與發展,并最終制約環境問題的解決,影響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因而,加強環境法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是擺在法學家面前的重要任務。[2]相對于傳統的一般侵權行為而言,環境侵權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一種新型侵權行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環境侵權表現出不平等性、不確定性、技術性、潛伏性與復雜性等本質特性,使得無論立法界還是學界對環境侵權在歸責原則、因果關系推定、舉證責任分擔、起訴資格等方面都無一例外的作出有利于受害人的舉動。進一步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現代新型侵權行為所共有的現象。這不僅是法律之公平正義價值的再現,也是現代社會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的體現,而在筆者看來,更為準確的說是弱者保護理念在侵權領域的反映和運用,是通過賦予環境侵權的受害人以弱者地位,通過立法給予受害人特殊保護,補救其弱者地位,維持加害人與受害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弱者保護理念貫穿于環境侵權的全過程,對環境侵權制度的構建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對于環境侵權的立法、司法等具有指導意義。將弱者保護理論切實運用到我國環境侵權領域,是對我國環境侵權法學研究的理論貢獻。環境侵權中的弱者保護問題的研究,我國尚未展開深入、系統研究,有關的立法也未直接涉及。誠于有學者所言,環境法學需要理論,沒有理論的環境法學研究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而我國現在最缺乏的也就是理論。[3]一、弱者保護是環境侵權的自身要求弱者是相對于強者而言的,離開這對范疇,弱者保護也就無從談起,而弱者與強者之間,本質區別在于兩者具有某種不平等性或者不對等性。環境侵權受害人如果想獲得弱者身份,換言之,要想將弱者保護理念植入環境侵權領域,就必須要求環境侵權本身具有這種不平等性或者不對等性。環境侵權作為新型的特殊侵權,與傳統的一般侵權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是否具有不平等性就是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之一。一方面,加害人往往是在經濟、技術和信息上都處于明顯優勢的大企業、大公司,而受害人大都是弱小的一般民眾。另一方面,環境侵權是以環境為媒介發生的財產、人身或環境損害,具有緩慢性、潛伏性和連續性、損害原因的查究往往需要相當科技知識背景的支撐。以上狀況的存在造成環境民事糾紛中存在明顯的當事人特性上的不對等、法院活動上的不對等、程序上之利益與實體上利益不對等、敗訴危險分派上的不對等等諸多對受害人不利的問題或情形。[4]環境侵權的不平等性不僅表現在行為主體地位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還表現在環境侵權的當事人的不特定性、環境侵權的價值性、侵權行為的繼續性和后發行、侵權行為的地域性和國際性等特征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試用期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2021-03-18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食物中毒一般賠償多少
2021-03-14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煤礦死亡一人如何處理
2020-11-20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09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土地承包合同最多簽幾年
2021-01-26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