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第三條本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
第四條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采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第五條國家鼓勵環境保護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水平,普及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
第六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七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二章環境監督管理
第九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無效后保證人能否免責
2021-01-31運輸代理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2-12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