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原則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在過錯推定責任的情況下,對過錯的認定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受害人只需要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后果,加害行為與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無須對加害人的主觀過錯情況進行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加害人要想免除其責任,則需要證明自己主觀上無過錯。
法律上的過錯如何認定?
依《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據此,在法律規定的特殊侵權責任外的一般侵權行為中,不具有過錯即不構成侵權行為。
民法上的過錯,是指違法行為對其實施某種行為及其損害結果的發生所持的一種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某種損害結果,而仍然希望或放任這種損害結果發生的心理狀態。希望的心理狀態是直接故意,放任的心理狀態是間接故意。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狀態。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是無認識的過失或疏忽大意的過失,已經預見卻輕信能夠避免是有認識過失或過于自信的過失。
在司法實踐中,判斷行為入主觀上是否有過失時比較復雜。一般來講,判斷行為人是否有過失,應以行為人是否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是否給以注意作為依據。確認行為人的預見能力,要從其年齡,文化程度、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擔負的職責以及實施某種行為時的具體情況,客觀地進行判斷。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水平也不斷提高,所以應當預見或能夠預見的判定標準也應該不斷變化。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